然而故事还远远没到收场之时。今天的《科学》上,法国古斯塔夫•鲁西癌症研究所和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职员划分揭晓的研究效果,可以说又把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推上了新的高度:近年来火得一塌糊涂的肿瘤免疫药物PD-1/L1抑制剂,其治疗是否有用也是由肠道微生物决议的,并且这次是实着实在从接受治疗的患者体内找到了证据[1-2]!
内事不决,问肠道微生物?
若是经常关注医疗科研前沿希望的读者,应该会很是熟悉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”这个名词。这种药物可以激活人体以T细胞为主导的免疫应答,对抗多种癌症,是现在医学科研界最为炙手可热的热门话题之一。
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诠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事情原理吧:人体内的癌细胞是狡诈狡诈的,它们可以向免疫系统打出“我是友军,别开枪”的信号,通过激活固有的免疫检查点,抑制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提倡的攻击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是司令部派来的通讯兵,抑制了免疫检查点,就相当于告诉免疫系统受骗受骗的事实,从而下令它们发动对癌细胞的再次攻击。
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增强免疫能力举行抗癌,因此在有着较好疗效的同时,副作用也比化疗等古板治疗手段小,已成为了当今抗癌的排头兵,PD-1免疫疗法就是这类药物中临危不惧的旗头。默沙东的Keytruda和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近年来可以说是风头正劲,获得了用于肺癌、玄色素瘤、头颈鳞状细胞癌等多种顺应症的正式批准,还一直在种种医学聚会上宣布着一个又一个的好新闻,称得上是当今癌症治疗界的“神药”。并且据最新新闻,国家食物药品监视治理总局(CFDA)已经受理了Opdivo在中国的上市申请[3]!
但遗憾的是,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仍然不是战胜癌症的最终福音,由于治疗只能对约25%的患者起效[4]。发明了问题,就要解决问题。两年前,古斯塔夫•鲁西癌症研究所Laurence Zitvogel教授向导的团队就发明,对肠道微生物举行调理,可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另一种主力CTLA-4抗体的治疗效果[5],但由于试验照旧在小鼠上举行的,不少科学家仍然将信将疑。
这一次,Zitvogel教授团队就真的是从肿瘤患者身上找到如山铁证了。研究职员对249名接受PD-1/L1抑制剂抗体治疗的晚期肺癌、肾细胞癌和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举行了剖析,其中有69名患者(28%)曾在接受治疗前2个月到接受治疗后1个月使用了抗生素治疗,且大都为口服,罢了经有大宗研究显示,口服抗生素会使肠道菌群泛起暂时性的失调[6]。
剖析的效果证实了此前研究的结论:服用抗生素的患者,总体生涯期(OS)缩短了近45%,中位无希望生涯期(PFS)也有一定缩减,提醒PD-1/L1抑制剂对患者没能起到较好的效果!并且研究职员发明,离子泵抑制剂(PPI)这种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比例的药物并没爆发同样的不良影响,因此研究职员关注点放到了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上。
究竟哪些微生物才是倒在抗生素枪口下的,忠于抗癌大业的同志呢?研究职员对百名患者的粪便菌群举行了剖析,发明在肿瘤部分缩小或状态稳固的患者中,约有60%可检出以Akk菌(Akkermansia muciniphila)为代表的厚壁菌门细菌,而疾病希望或殒命的患者中这个比例会骤降到34%。Akk菌算是肠道微生物研究者们的老熟人了,其对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代谢的改善也一度是科研界的热门话题,而这一次它又成了权衡PD-1/L1抑制剂疗效的标记。
为了验证肠道微生物对PD-1/L1抑制剂疗效的直接影响,研究职员将患者肠道微生物移植到了无菌小鼠中,随后建设肿瘤模子,使用PD-1/L1抑制剂举行治疗,获得的效果与现实患者如出一辙——移植入治疗起效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小鼠,接受PD-1/L1抑制剂治疗就会有用,而无效患者的微生物也只会导致无效。
进一步的试验显示,Akk菌和实验中另一种被发明数目增多的微生物希拉肠球菌(E.hirae)划分单独移植入小鼠时,都能恢复被抗生素影响的PD-1/L1抑制剂疗效,这意味着未来可以通过菌群移植的方法,让PD-1/L1抑制剂对此前缺乏响应的患者也起到治疗效果!
这次实验中,肠道微生物对免疫治疗的效果可谓是举足轻重,但靠的是什么机制呢?研究职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完全诠释,但这可能与Akk菌和希拉肠球菌等微生物诱导树突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白介素-12(IL-12),从而召募更多的CD4+T细胞集中到肿瘤周围有关。事实T细胞多了,杀伤癌细胞的能力就会更强。
同时刊发的另一篇论文进一步印证了肠道微生物的重大价值。玄色素瘤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,对复发或转移的玄色素瘤举行免疫治疗一直是科研界探索的焦点,也是PD-1抑制剂最早涉及和获批的顺应症之一。Jennifer Wargo教授向导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团队对112名已泛起转移,接受PD-1抑制剂治疗的玄色素瘤患者举行了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的剖析,以确定微生物对肿瘤治疗的影响。